- 沪市的初冬,总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湿冷,像一层薄薄的轻纱,将这座繁华都市笼罩在朦胧的灰调之中。梧桐叶被雨水打湿,沉甸甸地贴在路面上,偶尔被车轮碾过,发出轻微而破碎的声响。与外面街道的萧瑟不同,“拾光琉璃”工作室内部,却是一片温暖而沉静的天地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节油与某种特殊抛光蜡混合的气息,并不难闻,反而带着一种手作的、令人安心的味道。老洋房改造的空间里,光线透过南面的雕花玻璃窗,在地板上投下安静而斑驳的几何图案。苏晚正坐在靠窗的工作台前,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放大镜,全神贯注地修复着一件委托送来的清代琉璃笔洗。那笔洗呈海棠形状,本是剔透的湖蓝色,可惜沿口处有几道冲线,还缺了一小块。她的动作轻柔得如同拂过蝶翼,指尖捏着一支极细的特制修复笔,沾着调和好的材料,小心翼翼地填补着那处缺口。细碎的光尘在她专注的侧脸旁飞舞,给她清冷的眉眼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。这里是她的“结界”,是她花了整整三年时间,一砖一瓦,一点一滴,从五年前那片情感与事业的废墟上,亲手为自己构建起来的避风港。她享受这种沉浸在古物与时间碎片中的感觉,每一次修复,都像是一次与过往的对话,每一次完成,都带来一种近乎虔诚的掌控感和成就感...
已完结 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