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番外)+(全文)风暴里的人生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风暴里的人生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

2025-07-05 21:31孤独舟

《风暴里的人生》这本书反复看了几遍,后面一度想放弃,但情节还是吸引了我,作者朱哥心语文笔很不错。故事内容给人大气有不失柔情,以感情为主线。
风暴里的人生 已完结

风暴里的人生

分类:女频

作者:朱哥心语

主角:刘志权

来源:网络2id

小说详情 全文阅读

简介

《风暴里的人生》是一本女频小说,主角分别是【刘志权】,由网络作家“朱哥心语”所著,故事情节引人入胜。本站纯净无广告,欢迎阅读!本书共计37591字,更新日期为2025-07-05 19:24:28。在本网【idu9.com】上目前已完结。小说详情介绍: 十月的清晨,刘志权站在乡里唯一的长途汽车站,紧紧攥着陈明远老师刚给他买的两个肉包子。汽车站破旧不堪,墙上的石灰剥落得斑斑...

风暴里的人生第4章    

十月的清晨,刘志权站在乡里唯一的长途汽车站,紧紧攥着陈明远老师刚给他买的两个肉包子。

汽车站破旧不堪,墙上的石灰剥落得斑斑驳驳,长条木椅上积了厚厚一层灰。

但此刻,这地方在刘志权眼中却无比神圣——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刘家村,去往县城。"

别紧张,"陈明远拍了拍他的肩膀,"就当是平时考试。"

刘志权点点头,却感觉喉咙发紧。

昨晚他几乎没怎么睡,把数学题集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。

父亲临睡前的话还在耳边回响:"权伢子,拿个一等奖回来,给咱家争口气!""上车了!"司机吆喝一声。

陈明远带着刘志权上了那辆破旧的班车。

车厢里挤满了人,鸡鸭的叫声、孩子的哭闹声、大人的谈笑声混作一团。

刘志权缩在靠窗的位置,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色——这是他第一次坐汽车,第一次看到刘家村以外的世界。

两个小时后,班车摇晃着驶入县城。

刘志权的脸几乎贴在了玻璃上。

高楼!真正的两层楼房!还有那么多自行车,穿得那么漂亮的行人,商店橱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...这一切都让他目不暇接。"

到了,"陈明远在一栋红砖建筑前停下,"这就是县教育局。

竞赛在旁边的中心小学举行。"

中心小学比刘家村小学大十倍不止。

操场是平整的水泥地,教室的窗户明亮干净,墙上装满了老师用粉笔做的五彩缤纷的板报。

刘志权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解放鞋——鞋尖已经磨破了,大脚趾若隐若现。

考场里坐了三十多个学生,都是各乡选***的尖子生。

试卷发下来时,刘志权的手微微发抖。

第一题很简单,第二题也不难...但做到第五题时,他卡住了。

这是一道从未见过的应用题,关于水池同时进水和排水的计算。

他咬着铅笔头,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。

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刘志权勉强做出了那道题,但心里没底。

后面的题目越来越难,有几道甚至完全看不懂。

交卷时,他的后背已经湿透了。"

怎么样?"陈明远在考场外等他。

刘志权摇摇头,声音细如蚊蚋:"有好几道题不会..."陈明远皱了皱眉,但很快舒展眉头:"没关系,第一次参加竞赛,积累经验最重要。"

中午,教育局给参赛学生们发了饭票。

刘志权端着铝制饭盒,排队打了满满一盒饭菜——白米饭、红烧肉、炒青菜,还有一碗紫菜蛋汤!他吃得一粒米都不剩,连油花都舔干净了。

这样的饭菜,他只在过年时吃过。

下午是颁奖仪式。

刘志权坐在台下,手心全是汗。

当听到自己只得了三等奖时,他的脑子"嗡"的一声,后面的话都听不清了。

十块钱奖金捏在手里,却像一块烧红的炭——父亲期待的是二十块的一等奖啊!回程的班车上,刘志权一直低着头。

陈明远试图安慰他:"三等奖也很不错了,全县第三名呢...""可是...爹会失望的。"

刘志权的声音带着哭腔。"

你爹会理解的。"

陈明远叹了口气,"志权,你要记住,人生不可能事事顺利。

失败不可怕,放弃才可怕。"

刘志权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心里却沉甸甸的。

车窗外,夕阳西下,将田野染成金色。

这美丽的景色在他眼中却蒙上了一层灰暗。

班车在乡里停下时,天已经黑了。

让刘志权意外的是,父亲竟然等在车站,手里提着一盏马灯-----有玻璃罩的煤油灯。"

爹..."刘志权怯生生地叫道,把奖状和奖金递过去,"我...我只得了三等奖..."煤油灯的光映在刘德福脸上,阴影中的表情难以辨认。

他接过奖状看了看,突然说:"快回家,你娘病了。"

刘志权的心一下子揪紧了:"娘怎么了?""咳血,"刘德福的声音沙哑,"下午突然晕倒,咳了一地的血..."三人匆匆往家赶。

夜路难行,刘志权几次差点摔倒,但他顾不上这些,满脑子都是母亲苍白的脸。

为什么偏偏是今天?如果他没去竞赛,就能在家照顾母亲了...推开家门,一股浓重的中药味扑面而来。

大姐志红守在炕边,眼睛哭得通红。

李桂芳躺在床上,脸色蜡黄,呼吸微弱得像风中残烛。"

娘!"刘志权扑到床前。

李桂芳微微睁开眼,勉强笑了笑:"权伢子...回来啦...考得...怎么样?"刘志权哽咽着说不出话,陈明远替他回答:"志权考了全县第三名,得了三等奖呢!""真好..."李桂芳虚弱地抬起手,摸了摸儿子的脸,"娘就知道...你最有出息..."刘志权再也忍不住,眼泪夺眶而出。

他握住母亲的手,那手冰凉得像井水,瘦得只剩皮包骨。

陈明远把刘德福叫到门外,低声问:"请李大夫看过了吗?"刘德福点点头,又摇摇头:"李大夫说...说是肺痨,得去县医院...可那得花多少钱啊..."屋里传来剧烈的咳嗽声,刘志权惊恐地看见母亲又咳出了血,染红了破旧的枕巾。"

必须送县医院!"陈明远斩钉截铁地说,"明天一早就去!"刘德福蹲在地上,抱着头:"钱...钱从哪里来..."刘志权突然想起什么,从口袋里掏出那十块钱奖金:"爹,这是我的奖金...还有..."他跑进里屋,从枕头底下拿出那个崭新的文具盒,"这个能卖钱..."刘德福看着儿子手里的东西,突然崩溃大哭。

这个曾经酗酒打老婆的汉子,此刻哭得像个孩子:"都怪我...都怪我以前喝酒...把钱都喝光了..."陈明远拍拍他的肩膀:"德福哥,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。

我这里有二十块钱,先拿着。

明天一早我陪你们去县医院。"

刘志权第一次看见父亲向别人下跪。

刘德福跪在陈明远面前,磕了个头:"陈老师...你的大恩大德..."那一夜,刘志权守在母亲炕前,一刻不敢合眼。

李桂芳时而清醒时而昏迷,每次咳嗽都像刀子一样剜着他的心。

他握着母亲的手,默默祈祷:老天爷,求你让娘好起来,我什么都愿意做...天蒙蒙亮时,陈明远就来了,还借来了一辆板车。

刘德福小心翼翼地把妻子抱上车,垫上家里唯一的一床棉被。"

权伢子,你在家里好好学习一下,等你姐姐和哥哥做好饭了,就趁热吃。"

刘德福吩咐道,"爹和陈老师去县医院。"

刘志权想跟着去,但看到父亲坚决的眼神,只好点点头。

他站在村口,望着板车渐行渐远,直到消失在晨雾中。

三天后,刘德福一个人回来了,脸色比走时更加憔悴。

刘志权从父亲的眼神中读出了不好的消息。"

爹...娘呢?""住院了,"刘德福的声音嘶哑,"县医院说要...要动手术...""多少钱?"刘志权直接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。

刘德福伸出三根手指:"三百块...还不算药钱..."三百块!这对刘家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。

刘志权的小脸一下子变得惨白。"

陈老师呢?"刘志权环顾四周,没看到陈明远的身影。"

陈老师回学校了,他...他帮我们找了乡里的李***。"

刘德福告诉儿子,李***得知情况后,亲自给县医院打了电话,医院同意减免部分费用,但至少还需要两百块。

陈明远又借给他们五十块,加上家里所有的积蓄和卖掉的粮食,勉强凑了一百二十块,还差八十块。"

明天...我去砖窑看看能不能借点..."刘德福的眼神飘忽,刘志权知道父亲又想去喝酒了——每当压力太大时,酒精就是刘德福唯一的逃避方式。"

爹!"刘志权拉住父亲的衣角,"别去喝酒...娘需要你清醒..."刘德福浑身一震,低头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,突然蹲下来抱住刘志权:"爹...爹对不起你们..."那天晚上,刘志权做了一个决定。

他悄悄收拾了一个小包袱——两件换洗衣服,半块干粮,还有那双解放鞋。

他要去县城打工,赚钱给母亲治病。

天还没亮,刘志权就溜出了家门。

他沿着去县城的路走了两个小时,太阳才懒洋洋地爬上山头。

路过一片稻田时,他听见有人喊他的名字。"

刘志权!你去哪儿?"是陈明远!老师骑着自行车,车把上挂着一个布包,看样子是去学校。

刘志权撒腿就跑,但陈明远很快追上了他。

了解情况后,陈明远又气又心疼:"胡闹!你一个十岁的孩子,去县城能干什么?被坏人抓去卖了怎么办?""可我娘...需要钱..."刘志权哭了起来。

陈明远叹了口气,把刘志权抱上自行车后座:"回学校再说。"

在学校,陈明远给刘志权倒了杯热水,又拿出一个馒头:"先吃点东西。"

刘志权狼吞虎咽地吃完馒头,感觉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。"

听着,志权,"陈明远严肃地说,"你现在最该做的是好好学习,不是去打工。

***病,大人会想办法。"

"可是...""没有可是,"陈明远打断他,"你娘最大的心愿是什么?不就是你能读书成才吗?你要是辍学,她病好了也会伤心死的。"

刘志权沉默了。

他知道老师说得对,但一想到母亲躺在医院里,家里欠下一屁股债,他就坐立不安。"

这样吧,"陈明远想了想,"放学后你可以来帮我批改作业,我付你工钱。

虽然不多,但总比你瞎跑强。"

刘志权感激地点点头。

就这样,他开始了"半工半读"的生活。

每天放学后,他留下来帮陈明远批改低年级的作业,整理图书室,打扫教室。

一周下来,竟然赚了5块钱!周末,刘德福从县城回来拿换洗衣物。

他看起来更瘦了,眼窝深陷,但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清醒。"

爹,娘的病...""好点了,"刘德福勉强笑了笑,"手术很成功,但还得住院观察。"

刘志权把攒下的5块钱交给父亲:"爹,这是我帮陈老师干活赚的...以后每周都能赚这么多..."刘德福接过钱,手微微发抖:"权伢子...爹对不起你...这么小就要你操心家里...""爹,我不小了,"刘志权挺直腰板,"我会帮家里渡过难关的。"

刘德福摸摸儿子的头,突然说:"李***来医院看过你娘...他说...说等你小学毕业,可以推荐你去县里上中学...有助学金..."县里的中学!刘志权心跳加速。

那是多少农村孩子梦寐以求的机会啊!但随即,他又担忧起来:"那...学费贵吗?""李***说,成绩好的话,可以全免。"

刘德福的眼中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,"权伢子,你一定要好好学...别辜负了李***的一片好心..."刘志权重重地点头。

县里的中学,那意味着更好的老师,更多的书本知识,更广阔的天地...也许,真的有一天,他能考上大学,彻底改变这个家庭的命运!父亲走后,刘志权更加拼命地学习和工作。

他不仅完成自己的功课,还主动帮陈明远老师处理各种杂务。

周末,他跟着大姐、哥哥下地干活,种菜、浇水、除草...只要能赚钱的活,他都不放过。

一个月后,李桂芳出院了。

手术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,还欠了陈明远和李大夫不少钱,但命总算保住了。

医生叮嘱她要好好休养,不能再干重活。

看到母亲瘦得脱形的样子,刘志权心疼得说不出话来。

李桂芳却笑着安慰他:"娘没事...看到你好好读书,比什么药都管用..."那天晚上,刘志权在油灯下写了一篇作文,题目是《我的母亲》。

他写道:"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。

她像一棵大树,为我们遮风挡雨;她像一盏明灯,照亮我前进的道路。

我要努力学习,将来让母亲过上好日子..."陈明远看到这篇作文时,眼眶湿润了。

他把作文推荐给了县里的少儿报刊,没想到竟然发表了!当刘志权拿到人生第一笔稿费——五块钱时,他飞奔回家,把钱全数交给了母亲。"

娘!我的作文登报了!这是稿费!"李桂芳捧着那张五元纸币,泪水模糊了双眼。

她不识字,但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给她听。

听到那些赞美自己的话语,这个饱经风霜的农村妇女羞红了脸:"娘哪有那么好...""就有!"刘志权固执地说,"等我长大了,一定要写一本书,把娘的故事讲给所有人听!"李桂芳把儿子搂在怀里,感觉所有的苦难都值得了。

窗外,秋风轻拂,稻浪翻滚,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。

虽然家里依然贫困,但希望的火种已经点燃,照亮了这个贫苦家庭前行的道路。

其他章节

猜你喜欢

热门推荐

最新小说